返回第十四章 自作聪明  问鼎十国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    进奏院!

    吕蒙正手里拿着最新的报纸,在进奏院的大堂看着口若悬河的宋白,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和意见。

    宋白极其健谈,在所有论政的官员、名士群里都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。

    古代交通不便,国家大事很难传遍天下。

    汉朝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下大势,出现了一个叫“邸”的工作场所。

    朝廷官府将天下大势以书帛的方式传到“邸”,再由驿夫将消息传到地方的“邸”,以供天下士人阅览。

    驿夫传达的消息也因此叫邸报。

    书生不出门而知天下事,靠的就是这种机制。

    随着发展进步,“邸”在唐朝改名为进奏院。

    因为各地士人、书生甚至官员都聚于进奏院抄录公文,了解天下大势。

    都是有心人,聚在一起,不可避免的就会相互发表看法,商讨国事。

    渐渐的进奏院也发展成了一个社交场所。

    故而进奏院的职责不只是负责印刷报纸,还提供一个免费公开的论政治场所。

    有不少地方入京公干的外地官员,人生地不熟,不知往何处去,进奏院就是最佳场所。

    还有想要扬名的四方名士,以及无公务在身的京官,都会聚在这里展开辩论。

    相比在酒肆茶馆甚至于青楼的畅所欲言。

    进奏院的论政,明显更加正规。

    宋白再说治理黄河的事情。

    随着黄河中游流域内的水土流失,黄河携带了大量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冲出三门峡,使得下游平原成为地上悬河,河水的力量不足以输送携带的大量泥沙,导致黄河断流。

    黄河断流意味着改道,意味着泛滥。

    历史上北宋建国之后,便饱受黄河泛滥之苦,特别是宋仁宗时期,濮阳大决口,大部分河水再度转头北上,重走东周故道,经卫河入天津出海。十余年后,黄河再度在大名府一带决口,一条水道向东而去,形成了北宋中后期的黄河东北二股河入海的奇观。


    罗幼度的出现改变得了历史,却改变不了这该死的生态。

    母亲河该发飙的时候,一样不会给罗幼度这个穿越者颜面。

    今天冬季,黄河清淤的工程并不乐观。

    故而顺应时势,现在针对治理黄河的方案,已经成为了话题的主流。

    宋白显然在这方面做足了准备,应经论典,口若悬河。

    “在下以为想要治理黄河,不能盲目建造堤坝。堤坝只能起一时之功效,挡住了水,却也留住了泥沙。泥沙越积越多,终有一日,万劫不复。古语云:‘黄河清,天下宁’,我等不能只放眼当下,令黄河之水,更加浑浊。当效彷昔年大禹与汉之王景,堵不如疏。为了避免黄河改道,冲毁田屋,当构建支流,助黄河分流,令之顺利出海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吕蒙正看着滔滔不绝的宋白,心底暗叹:论学识之广博,确实了不得。

    如此人物?

    真的会贪污受贿?

    吕蒙正实在难以相信。

    原来那日晚上他们偶遇陈家的下人偷偷送两车大礼。

    郭贽职业病发作,拉着他暗中跟着陈家的马车返回陈宅。

    此事在两人心中留着一根刺,消除不去。

    但两人也不知详情,也不晓经过,不敢多想。

    毕竟宋白作为士林后起之秀,给诸多大贤看重期待,都希望他能扛起新一代读书人的大旗,号召更多的人向学。

    吕蒙正也是幼年孤苦,对于宋白的文采与经历都很敬服。

    不愿相信如此人物,竟会背地里行不法之事。

    这几日,吕蒙正天天来进奏院抄报纸,顺便听一听论证,增长知识。

    每每听宋白发言,越发觉得事情有些许误会。

    直到今日,他在抄报纸的时候,发现了陈文显的一篇文章。

    文章写的是泰山,强堆辞藻



第十四章 自作聪明  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相关:  砥砺前行小说免费阅读  初唐:砥砺前行  砥砺前行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  大唐虎贲  盛唐剑圣  永生武圣  建造盛唐    我在武侠世界雇佣玩家  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  大玄印  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 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同类最热
搜"问鼎十国"
360搜"问鼎十国"
语言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