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匡胤长于军事,尤擅武略,但政治眼光并不差。
随着李重进、张永德的调离与赋闲,原本三巨头最为弱小的罗幼度伴随着他在燕幽故地的大功,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军方第一人了。
为了避免一家独大,必须有人与之抗衡,自己是唯一的选择。
想起自己能够顺利地当上这个殿前都点检,靠的是对手罗幼度的强势崛起。
那感觉,让心高气傲的赵匡胤很不是滋味,有一种被踩在脚下的念头。
赵匡义却不管那么多,在这关键时候,自己的兄长能够担任三司首领,成为军方三巨头之一,象征着他们老赵家迈出了通往权力巅峰第一步。
这消息一传开,在京武臣莫不欢喜雀跃,纷纷送礼拜访。
赵匡义将这些送礼人的名字一一记下,打算今日过后,逐一回礼拜访。
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,赵匡义想着李重进退下,韩通上位之后,那门可罗雀的情形,不免暗自得意。
李重进在大周军方的地位太高,脾气又不像张永德古怪,军中上下无不信服。
此番李重进因为包庇部下跟韩通起了争执,然后为郭荣调到了江陵。
促成这事件发展的正是他赵匡义本人。
他手段极为隐秘,以至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韩通。以为是韩通不讲武德,侍卫亲军司自己的事情不在内部解决,却捅到了郭荣跟前。
原本韩通的功劳就不在纸面上,军功不显,现在又仗着郭荣的宠信逼走了军方公认的第一人,使相李重进。
在汴京没有根基的韩通,现在是寸步难行。
侍卫亲军司上下将官对于韩通这个新晋第一把手,更是抱有一定的敌意,韩通想要短期内掌控侍卫亲军司,显然不大可能。
韩通举步维艰,与赵匡胤现在的顺风顺水,高朋满座,有着明显的差距。
赵匡义收着一份又一份的重礼,心底念道:“要是罗幼度死在幽州就好了!”
赵匡胤策马而归,对着自己的弟弟颔首示意,走进了里屋。
赵匡义察觉出了自己兄长神色异样,将手中账本交给了管家统计,跟着自己的兄长走到了府中演武场。
赵匡义好奇问道:“兄长晋升都点检,为何还心事重重?弟兄们都打算聚在一起吃酒庆贺呢!父亲也很是高兴,难得的多吃了一些饭。”
赵匡胤道:“已有消息传来,罗幼度前线取得大胜,契丹损兵过半,退回顺州。”
赵匡义喜悦的心情一下子就垮了下来,骂了一句:“这么快?又赢了?这王八蛋就不能输一次?”
他说着突然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刮子,脸都肿了。
赵匡胤有些懵。
赵匡义左右看了一眼道:“当时怎么就没有想到,让我们的人暗中透露一些情报给对方。”
当时走得太急,又过于激动,居然忘记留下这致命的手段,促使罗幼度战败。
现在想起来,赵匡义的肠子都悔青了。
罗幼度麾下的殿前司可是他们的部队,暗中拖个后退,搞搞鬼,这不是喝水一般容易的事?
自己居然忽视了。
愚蠢至极。
赵匡义道:“不知现在安排,是否来得及?”
赵匡胤摇头道:“不用了,罗幼度夺了契丹的四十余万牧群,契丹现在后勤出现了问题,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。这时动手,容易让抓住把柄,也没有什么好的效果。”
赵匡义脸色骤变,沉吟道:“如此说来,罗幼度快班师回朝了?”
现在的汴京,韩通未缓过神来,军方由他们赵家一家独大。
可罗幼度这一回来,携带定北疆的大功,赵家哪有资格触其锋芒?
赵匡胤道:“我也不是很清楚,传来的消息并不全面。初步分析,要不了一两月,契丹就会因为后勤问题而撤退。如果罗幼度另有手段,只会更快。”
赵匡义心底一动,问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