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秋雅的短信是这么写的,很长,被长度受限的短信发送机制自动分割成好几条:
“谢谢老板夸奖。自打进入报社以来,我先在记者部,后被调入小记者中心,再被征召进入周刊部出版《教育周刊》,不到一年的时间,转换了三个部门,而老板您是少有夸奖过我的人。
“在记者部,我几乎找不到任何采编的感觉,总是完不成采访任务,屡屡被部门主任批评,最后被发配到了小记者中心;
“到了小记者中心以后,成功举办了几场活动,还有机会到中小学校演讲,似乎找回了一点信心。但是小记者中心主任小肚鸡肠,处处看我不顺眼,屡屡打压我,当时我很崩溃,好几次都差点辞职。
“幸运的是,我被老板调来周刊部。起初,我不敢太信任你,暗自觉得你比我还要小一岁,没有社会经验。可是,我亲眼看到了你的才华、你的能力和你的魅力,这让我深深地为你折服。
“我在周刊部找到了自己的舞台,也收获了自信,享受到成功的喜悦。不光我,所有《教育周刊》的同事们都有和我一样的感觉,他们和我一样由衷的钦佩你。
“以上是一个《教育周刊》的普通采编人员最真实的想法。不过,这些并不是我这条长长的短信索要表达的内容。
“我真正想说的的是,在《教育周刊》繁忙的工作之余,我偶尔也会自我审视。我不得不遗憾地发现,《教育周刊》带给我的收获和喜悦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。我更羡慕翟江老师那样的工作和状态,而且我自信我的作文课可以讲得和翟江一样好!
“当我看到‘骆驼教育’招聘老师的广告时,内心是激动的。是的,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去做一个老师,我最期待、最享受的应该还是讲台。所以骆总,我想去‘骆驼教育’当老师,可以吗?
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立刻就可以从报社辞职;当然,如果《教育周刊》需要我,我可以兼职、不拿工作做《教育周刊》的事情。”
“很抱歉发了一条这么长的短信,打搅您了,请您考虑并示下。”
终于把长短信看完。
有点啰嗦,有点莫名其妙,而且没有什么内部逻辑,但是真诚。
看前面的内容,骆千帆一度觉得马秋雅这是要表白的节奏,暗暗自我谴责可恶的魅力。
看到后半段才发现,自己想多了,人家马秋雅是要从《教育周刊》辞职,去“骆驼教育”当老师。
虽人各有志,但骆千帆从来没有见过谁像马秋雅这样的,对当老师有如此深的执念。
“我觉得可以!而且,我相信你做的会比翟江更出色。”骆千帆鼓励道。
他并不知道马秋雅能做到哪一步,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从兴趣出发终归好过被动应付。
而后,骆千帆又补充了一句话:“欢迎你去‘骆驼教育’报名,祝你成功!”
“谢谢老板,你是我见过的最暖心的老板!”
骆千帆看着马秋雅最后发来的短信,似乎看到她扶了扶眼镜、露出的开心笑容。
……
马秋雅第二天就去找蒙蕾报了名,蔡正明亲自考察了马秋雅。
交流之后,蔡正明非常惊讶,这个叫马秋雅的小姑娘非常不错。更难得的是,她竟然还写了一本尚未出版的作文教材——“小学生作文36计”。
打印好的草稿用大夹子夹着,拿给蔡正明看,蔡正明都震惊了。
没想到,一个刚毕业不足一年的年轻人,竟然对作文写作技巧钻研到了这个地步。
既然如此,以前为什么当记者不去当老师呢?
他哪里知道,马秋雅是因为考编失败才误入媒体的。
蒙蕾也很意外,急忙给骆千帆打了个电话汇报好消息,骆千帆心花怒放,“骆驼教育”有翟江和马秋雅在,作文课一定会成为闪耀虹城的特色课程。
……
骆驼教育招聘老师和招收学生的工作同时进行,骆千帆连续三周在《教育周刊》发布整版广告,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