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处处皆学问。
秋八楼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学问来源过于单一。
于是便愈发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极有道理。
这位表弟,仅仅是读了个启蒙。
能识字,就连做生意必备的算学他也不行。
诗词文章他是绝对写不出半句的。
他喜欢的就是青楼和酒!可他的这番话含义深远,令秋八楼感悟极深!他发现行万里路,似乎不如阅人无数!只是这阅人之法多种多样,自己似乎无法如这表弟一般去青楼阅人。
那位摄政王是诗仙,有远见卓识,他肯定是读过万卷书也走过万里路的人。
他似乎也阅了不少人!秋八楼扭头也看向了窗外,心里开始为李辰安担忧起来。
这位摄政王,他要去的可是大荒国的南溪州!那位刚建国不久的大荒国皇帝宇文峰若是知道李辰安去了南溪州……恐怕宇文峰手里的北漠十三鹰全会被调往南溪州!还有什么比抓住宁国未来的皇帝更重要的事摄政王,可能安然归来…………三天后。
骑兵通常的速度在日行两百里地。
倒不是人受不了,而是马受不了。
但李辰安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幽州,他给了郑旺一道王令——着沿途所经州府县郡,每两百里为一站,集最好的马匹六百,换马不换人!就这样除了吃饭,连睡觉都免了!队伍狂奔三天三夜。
就这么冲出了安南道,再从江南道的东北边穿过,跨过了黄河,进入了北漠道。
时昭化二十五年七月初八。
北漠道瀛洲。
虚怀县。
青石镇。
黄昏,大雨!青石镇只有一条街巷!长不过五十丈,宽不过两丈!街巷上的那些铺子都关了门,因为在这样的大雨中,青石镇是没可能再有人来的。
来青石镇的人,皆是附近村子里的农人猎户。
他们需要在这处小镇上贩卖一些地里的出产,或者山中的野味,再购买一些农具或者必须的生活用品。
做完这些之后绝大多数的农人都会回去。
不会在镇上住宿,甚至不会在镇上吃一顿饭!所以这条街巷上,有官府的盐铺,有商人开设的铁匠作坊,也有一个小小的布庄。
当然还有两个小食铺,卖的也都是最便宜的蒸饼草糕之类能填饱肚子的东西。
没有客栈!没有酒楼!没有胭脂水粉店!更没有青楼!整个镇上也只有居民数百。
与繁华无关。
与热闹也无关。
尤其是在这样的大雨中,整条街巷上莫要说人,就连狗都没有一条。
街坊们都在自己的家中。
正是做晚饭的时候,女人在厨房围着灶台转,男人则看着房间里囤积的货物在发愁。
生意不好做!瀛洲在北漠道还算是一个稍好一些的州,毕竟距离荒人的地盘颇远,至少不会受到荒人的抢掠。
原本还有一些山匪偶尔会来镇上打个秋风,可听说去年来了一群女菩萨。
这些女菩萨将那些该死的山匪一家伙给捞了个干干净净,以至于而今的青石镇再没有受到匪人的抢掠,居民们再没有了那担惊受怕的时候,甚至已能夜不闭户。
可生意也并没有因此而有多少起色。
整个北漠道人稀地广,外地的商人不会来,本地那些生意做得大一些赚了些银子的商人却几乎都离去。
毕竟整个宁国,生意最好做的地方在江南道!可那地方铺子很贵,生活开销也极大,这便导致许多的小商贩根本无法在江南道立足。
他们只能在这样的地方,过着平凡、简单,也没有梦想的生活。
哪怕从江南道传来了摄政王要提振工商业这样的好消息,哪怕其余各道的商人似乎都在忙活了起来,这地方依旧如一潭死水。
仿佛春风不渡。
但终究还是有些小商贩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。
倒不是求儿子能够继承家业——这样的家业有啥好继承的而是传闻摄政王重视科考,选拔官员不再走举荐之路,所有学子皆可参与科考。
听说很是公平。
于是,这些小商贩们便耗费巨资,将自己的孩子送入了青石镇唯一的一个学堂。
这学堂就在青石镇的最东头。
是一处四合院的建筑。
也是整个青石镇最好的建筑!它由从青石镇走出去发了财的富商林永豪所捐赠,故而学堂的名字便叫永豪书院。
书院里的教书先生也是林老板从外面请来。
一个身材消瘦下巴留着一撮山羊胡须的老先生。
镇上的街坊没有人知道老先生的名字,只知道他姓韦,人们皆称他为韦夫子。
这位韦夫子据说是举人出生,却在仕途极为不顺。
他来到这青石镇已有十余年了。
为人很是谦和,看起来也确实博学,至少他偶尔说起北漠道之外的事,听在这些街坊们的耳朵里皆觉得很是稀奇。
今日大雨。
无课。
韦老夫子坐